我要留言收藏本网
我的位置:资讯动态/分会动态
联系方式
通信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东路1号盈创动力大厦E座507A
邮政编码:100085
联 系 人:孙老师(ACAIC)、李老师(会员/标准/朱良漪奖)、刘老师(行研)、秦老师(信息化)
联系电话:
010-58851186
传 真:010-58851687
邮 箱:info@fxxh.org.cn
官方微信公众号
院士主持 圆桌研讨会热议光谱仪器发展三大议题
2018/12/18来源:分析测试百科网阅读:5348 次

  2018年12月15日,由厦门大学与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光谱仪器学术委员会联合主办,分析测试百科网协办的“第二十二届全国光谱仪器学术研讨会”在厦门福佑大饭店召开。会议同期,组委会特邀请到厦门大学田中群院士、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刘长宽常务副理事长、清华大学张新荣教授、复旦大学陈良尧教授,组织召开了专家学者的圆桌会议交流。参加讨论的人员来自各个领域和层面,包括:大学科研院所从事基础研究的学者,从事应用研究的学者,企业的研发人员,企业的总经理等。分析测试百科网作为本次会议的支持媒体,全程跟踪报道。

从左至右:清华大学张新荣教授、厦门大学 中科院田中群院士、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刘长宽常务副理事长、复旦大学陈良尧教授

会议现场

厦门大学 中科院田中群院士

  田中群院士主持时说,“圆桌会议”的场地虽然不圆,但希望大家可以在会议上畅所欲言,尽情交流。此次会议建议讨论三个议题:1如何解决科学仪器国产化的瓶颈问题。2如何从原创基础研究推进新一代科学仪器的研制。3如何推进产学研用协同合作实现产业化。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刘长宽常务副理事长

  刘长宽副理事长讲到,北京本月21号也将召开论证会,将分析科学仪器产业发展的问题、机遇、趋势,以及如何培养一批有贡献的企业及工作人员,他表示将仔细聆听今天大家的建议,带到北京一起共同讨论。

复旦大学陈良尧教授

  陈良尧教授表示,田院士提出的三个问题是关键,在座的专家可能都有很多体会和理解。在研究学术界和产业界各个层面的沟通时,可能认识理解稍显分散;但宏观层面国家政策方向上是很一致的,既要符合国家重大需求,也要符合国家现状。

清华大学张新荣教授

  张新荣讲到,今天会议,学术界和产业界都来了很多资深人士,该会议给学者和企业界营造了共同讨论的机会着实很难得,期待大家精彩的讨论。

参会学者积极探讨

  各位参会者积极发表见解,围绕3大议题,主要有以下一些见解。

  发展速度、门槛、钥匙的现象和建议  

       田中群院士首先抛砖引玉地谈到几大现象,并提出个人的见解。首先,他举例了自己从事的拉曼增强研究领域,从1980-2018年学术文章的贡献来看,中国的文章数字上升非常快,2015年以来贡献超过世界的1/3;而美国是下降的,日本比较平稳,欧洲是曾经增长过一段又回落。其次,他谈到了“高门槛”,建议一个学术机构或学者,开始都要在某一个领域努力做到有自己的“杀手锏”,树立“高门槛”,在此之后才再同理论、同多学科、同工科企业的结合,这样才能又高又宽。第三点他谈到了“路灯下找钥匙”的现象,我国一些研究人员落入“路灯下找钥匙”模式,即只在路灯下(自己熟悉的领域)找钥匙,而真正的钥匙需要跳出固有思维和自己熟悉的领域,找到手电筒(一些工具)才能找到。从事科学研究需要非常注意,不要太把自己当作一个主体,而要主要考虑需解决的问题,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

  核心器件是一大瓶颈  

       几位学者和企业家都谈到了核心器件的问题。目前有些企业承担了核心器件的研发制造课题,但每个项目只有500万,对于彻底解决这个问题还是杯水车薪。虽然中国的仪器研发制造很难,但核心部件生产的团体更难。陈良尧教授也指出,对于光谱仪器来说,科学相机和光栅是核心部件,一直是制约我国光谱仪器提升的瓶颈,建议最关键的元器件国家要布点。

  标准的问题  

       在座各位很多都认为中国的标准滞后是个实实在在的门槛。很多用户购买产品,喜欢是有国家或行业标准的。目前大家希望一些开明的领导来支持制定标准,但这样还是滞后。是否有一个科研的群体,主动在应用行业起草标准?在座的邢志、周志恒等老师表示,愿意和大家一起来推动更多标准的制定。

  学术和产业界相互理解的问题  

       从学者角度,和产业界合作出现的问题有几个:(1)企业看重的是短平快的项目,希望马上实现利润目标,和学者的考虑角度不太一样;(2)有时合作到一半,觉得企业自己也行了,就终止了合作,知识产权难以界定;(3)学者有一个好的想法,想和企业合作来实现,但中国企业没兴趣,因为中国的企业想要直接从样机转化,1-2年就想上市产品,没有技术储备的意识;反而国外企业有兴趣来和学者合作,因为他们在全球购买很多技术,形成技术储备,等待将来市场时机成熟时再转化成产品。

  从企业的角度,难点也很多:(1)首先是国内科学仪器制造企业的生存环境很差,分析仪器分会拟向国家提出减税的建议;(2)企业自己推出的产品也面临知识产权难以保护的问题,国内招标又常是低价中标原则,助推国产企业之间进一步陷入价格恶性竞争。(3)一个产品要能成功,需要很大的市场推广。而其实教授对企业的未来没有任何把控力。这些合作风险必须在合作前期谈清楚。(4)在利润缺乏的条件下,何谈技术储备?当期产品的市场推广都常有困难。

  也有成功的合作案例,比如在合作中双方要相互理解,企业要能在最后的产品中体现学者设计的原创特点,同时要能让机械、光学、设计的综合团队都能既理解学者的想法,又能最后让产品质量过关。

  也有学者对过分强调“产学研”、“政产学研”这种说法不太认同,认为每个人尽力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是关键。

  缺乏从原理-样机-产品的平台  

       鉴于学者和企业合作的困难,张新荣教授提出,希望有一个平台,可以帮助做这些“中间段”的工作。比如公司也好,实验室也好,专门解决从原理-样机-产品的过程。

  仪器界对人才缺乏吸引力

  有学者表示,自己培养的学生已经做了多年仪器的研发工作,但毕业后却去搞IT,仪器行业对学生来说,不具备好的吸引力。

  大学和科研院所是否愿意购买国产仪器

  在这点上,很不乐观。很多大学和科研院所统计,50万以上的仪器从不买国产的。主要是认为国产仪器的易用性和稳定性不好,国产仪器公司常宣传仪器的功能性,但到了用户那里常掉链子。中国现在比较缺乏工匠精神。田中群院士就此提出:有些企业可能自己也不确切地知道,仪器为何稳定性、重复性、寿命不太好,所以希望学术委员会可以组织一些专家,来帮助组织课程或培训,或帮助企业诊断这些问题。陈良尧教授表示,这和中国工业界的制造水平有关,需要持续提高。有企业希望专业委员会可以再针对性地做一些分组,比如分为:(1)基础研究组;(2)核心部件组;(3)工艺技术研究组;(4)应用技术研究组;(5)行业发展组。

  只有王鸿飞老师表示,自己在购买仪器的时候,只要和进口做到同一个质量,都会选国产的,比如自己实验室购买了很多国产的光学平台。

参会学者积极探讨


Copyright © 2012-2024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32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