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留言收藏本网
我的位置:资讯动态/业界新闻
联系方式
通信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东路1号盈创动力大厦E座507A
邮政编码:100085
联 系 人:孙老师(ACAIC)、李老师(会员/标准/朱良漪奖)、刘老师(行研)、秦老师(信息化)
联系电话:
010-58851186
传 真:010-58851687
邮 箱:info@fxxh.org.cn
官方微信公众号
缅怀方肇伦院士:中国流动注射分析技术奠基人,为民族科学仪器事业殚精竭虑
2023/11/27来源:东北大学校友总会阅读:165 次

  方肇伦(1934年8月16日—2007年11月12日),祖籍浙江定海。195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中国流动注射分析技术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在流动注射在线分离浓集技术、流动注射与原子吸收光谱联用检测技术等领域的研究取得重要突破。中国微流控分析研究的先行者,为推动微流控分析技术在中国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先后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300余篇,出版英文专著2部、中文专著和译著6部。研究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辽宁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奖二等奖、辽宁省科技成果奖二等奖等多项国家和省部级奖项。曾任中国科学院林业土壤研究所副所长。1996年调入东北大学,任理学院分析科学研究中心主任。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9年兼任浙江大学教授,建立了浙江大学微分析系统研究所并任首任所长。曾任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常委、中国化学会理事等职,入选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曾担任10余种国内外分析化学期刊的编委或顾问编委。

  方肇伦是我国流动注射分析技术研究的开拓者,在流动注射在线预浓集技术研究、流动注射与原子吸收光谱联用检测技术的理论和实验技术研究方面取得重要突破,使中国在该领域的研究进入国际领先行列。方肇伦率先在国内开展了微流控分析系统的研究,为微流控分析技术在中国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胸怀理想踏上了科学研究路

  20世纪50年代初期,我国的科学研究事业刚刚起步,百废待举。中国科学院林业土壤研究所成立,急需大批科学研究人才。方肇伦从北京大学化学系毕业后,怀着报效国家、献身科学的理想和激情,来到当时坐落于沈阳东南郊的中国科学院林业土壤研究所。研究所当时正承担着包括中苏黑龙江流域土壤考察、辽河流域和松花江流域规划中的土壤调查在内的我国东北地区的土壤资源调查任务,这是我国在东北地区首次进行的规模较大、系统全面的土壤学研究工作。手工操作的土壤理化分析难以满足工作需求,所里购进了当时比较先进的Q-24中型发射光谱仪器,急需科技人员操作,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光谱测定方法有待建立。方肇伦利用大学期间学到的分析化学知识、深厚的外语基础和文献检索能力,与研究室其他科技人员一起努力,建立了土壤和人类头发中14种微量元素含量的发射光谱分析新方法。他又对Q-24发射光谱仪手工摄谱操作进行了改进,建立了半自动摄谱法,克服了手工摄谱操作速度慢的缺陷,显著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圆满地完成了东北地区和内蒙古东部地区各类土壤中14种微量元素含量的测定,在此基础上还编制了上述地区1∶100万微量元素含量分布图。这些工作成果后来获得1978年辽宁省科学大会重大科学成果奖。为了使大多数科技人员掌握土壤仪器分析方法,方肇伦亲自担任教师,为全所理化分析人员系统讲授分析化学基础理论和仪器操作相关知识,显著地提高了分析人员的基础理论和实际操作能力。

  方肇伦时刻注意跟踪国际上分析测试技术的新进展、新趋势。20世纪70年代,他开展了原子吸收光谱(AAS)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分析技术的研究,带领课题组研制和组装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和ICP光谱仪,建立了土壤、植物、水、粮食和人发中的微量元素含量以及土壤有效态元素含量的AAS和ICP光谱分析新方法,填补了我国在生物土壤仪器分析领域的空白。他们将其用于土壤普查的营养诊断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此期间他领导课题组承担了多项重大课题的研究和测试工作,他承担的环境污染物分析方法及其标样研制,以及主持的水土粮食中铍的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技术研究,分别获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和1979年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奖三等奖。

  1973年中国科学院林业土壤研究所分析测试技术研究室成立,方肇伦作为第一任室主任组建了无机分析、有机分析、生物化学分析、环境化学分析和电子显微技术实验室,开展了上述领域的研究测试工作,使测试技术研究室逐渐发展为以分析化学、环境化学、生物化学和电子显微技术为基础,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手段,面向社会,研究与服务并重的综合性测试中心。1974年,方肇伦还参加了林业土壤研究所的科研小分队,与东北制药总厂的工人们共同完成了醋酸氢化泼尼松联合发酵新工艺项目,使该工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975年,在沈阳市重金属镉的检测任务中,他和课题组人员首先发现该市于洪区张士灌区镉的含量超标及镉污染严重,引起了上级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及时采取了有效的控制措施。

  在1977年11月召开的辽宁省科学技术大会上,他被授予辽宁省先进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由于方肇伦在科学研究和科技服务工作中的突出贡献,同年破格晋升为副研究员。

  1980—1984年,在担任林业土壤研究所副所长期间,他发现研究所内课题组和研究室之间由于体制条块分割、重复购置仪器设备等原因,研究经费浪费现象时有发生。为了提高大型仪器使用效率,从全所战略出发,他提出了加强所内大型科学仪器管理工作的意见和措施,变分散管理为集中管理,大大提高了大型分析仪器的使用效率。这一科学管理方法后来被推广到中国科学院整个沈阳分院系统。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方肇伦于1983年出版了第一部学术专著《仪器分析在土壤学和生物学中的应用》。

  开辟中国流动注射分析新领域

  自1977年以来,方肇伦为流动注射分析技术在我国的发展进行了大量的开拓性工作,在理论上和实验技术上取得了多项重要成就。他在该领域先后发表论文150篇,出版英文专著2部、中文专著1部、译著2部,发表的论文被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引用超过1000次。他在流动注射在线分离浓集及流动注射与原子吸收光谱联用分析等领域的研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他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流动分析联用新技术研究”获2008年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流动注射—石墨炉原子吸收联用系统的研究”获2001年辽宁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流动注射分离及联用新分析方法研究”获1995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流动注射分离浓集技术研究”“流动注射—原子吸收光谱联用系统研究”分别获1993年和1990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二等奖,“高效流动注射仪研制”获1993年辽宁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流动注射分析技术的研究”获1982年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奖二等奖,“流动注射分析仪的研制”获1981年辽宁省科技成果奖二等奖。

  1980年开始,方肇伦开始研制我国早期的流动注射分析仪,并将研制成功的仪器用于土壤和水中氮、磷等元素的测定。1982 年,方肇伦赴瑞典隆德大学参加了第二届国际流动注射分析大会。报告的两篇论文《催化光度流动注射分析法测定μg/L级的钼元素》和《水及土壤浸出液中硝酸根和亚硝酸根的流动注射分光光度同时测定》获得广泛好评。在这次会议上,方肇伦结识了流动注射分析的创始人 J.Ruzicka 和 E.H.Hansen,以及国际原子光谱分析领域专家B.Welz等,与他们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为后来的国际合作打下了良好基础。1983年10月,方肇伦来到流动注射分析的诞生地——丹麦技术大学化学系,在Ruzicka和Hansen的实验室进行合作研究,提出并建立了流动注射在线离子交换分离浓集系统,促进了流动注射与原子吸收光谱联用技术的发展。相关的技术进展在1985年首届北京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暨展览会(BCEIA)上得到广泛好评。随后,方肇伦多次参加相关领域的国际学术会议,并作大会报告或邀请报告,其中包括三届国际流动分析会议、三届国际光谱学会议及1995年在英国举行的国际分析化学会议(SAC95)和1997年在美国举行的 Pittcon 会议(匹兹堡分析化学和光谱应用会议暨展览会)。

  为了更快地促进流动注射分析技术在中国的发展,方肇伦率先在国内发起流动注射分析的学术交流,酝酿成立流动注射分析促进会,于1986年召开了首届全国流动注射分析促进会成立大会并进行了学术交流。流动注射分析技术的创始人之一、丹麦技术大学Hansen受方肇伦邀请参加了此次会议。在方肇伦的推动下,随后分别在沈阳(1987年5月)、沈阳(1989年10月)、北京(1991年8月)、武汉(1993年4月)、青岛(1996年5月)和西安(1999年9月)召开了第一至六届全国流动注射分析学术报告会,均取得了圆满成功。为进一步提高我国流动注射分析技术的研究水平,方肇伦多次邀请该领域国际著名学者参加上述会议,包括日本东京都立大学铃木繁桥、冈山理科大学桐荣恭二、Perkin Elmer仪器公司德国分部B.Welz、丹麦技术大学 E.H.Hansen、委内瑞拉光谱学家Burguera、英国赫尔大学 A.Townshend(Analytica Chimica Acta 主编)等。

  1986年,适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建立,方肇伦申请首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得全额资助,随后,还陆续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其中以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为依托单位的基金项目有“流动注射—原子吸收光谱联用系统研究(1985—1988年)”“流动注射分离浓集技术研究(1990—1992年)”“流动注射石墨炉原子吸收联用系统的研究(1993—1995 年)”“智能化流动注射过程分析系统的研究(1994—1996年)”。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1989年以来国际合作项目“流动分析新技术研究”的资助下,方肇伦领导的研究组在流动注射分析技术研究方面取得显著进展,其主要研究成果“流动注射分离及联用新分析方法研究”获1995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该成果是流动注射分析及联用技术发展的成功范例,是以流动注射分析的核心——热力学非平衡条件下的自动化分析观念为主导,从流动注射分析的根本优势出发进行的一系列代表分析化学前沿领域的开拓性研究。

  1996年5月,方肇伦调入东北大学工作。他在流动注射特别是顺序注射分析领域的研究逐步深入,将流动注射和顺序注射技术与毛细管电泳技术结合,又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他在国际上率先提出流动注射与毛细管电泳分析联用技术,使毛细管电泳技术实现了无干扰连续样品引入,在Analytica Chimica Acta杂志上发表相关系列论文9篇。在此期间,他出色地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顺序注射分离及光学检测在过程分析中的应用”和仪器研制专项基金项目“微型流动分析仪器的研制”。1999年,他出版了专著《流动注射分析法》。全书理论、概念论述清晰,全面阐述了流动注射分析的理论和技术的发展过程,系统介绍了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流动注射原子光谱法、流动注射电化学分析法、流动注射酶分析法、流动注射荧光及化学发光法、流动注射免疫分析法、流动注射在线分离浓集及在线消解等操作方法和技术关键。

  推动我国微流控分析技术发展

  20世纪90年代初,方肇伦敏锐地意识到国际上刚刚提出的微全分析系统概念,这将意味着一个全新研究领域的诞生。微全分析系统又称芯片实验室,它是通过化学分析设备的微型化与集成化,最大限度地把分析实验室的所有功能集成到便携的分析设备或微芯片中,实现分析系统的集成化和自动化,成百倍地提高分析效率,降低消耗和成本。自微全分析系统的概念提出以来,微流控芯片分析一直是其主要研究方向。1995年,方肇伦及课题组即开始尝试进行玻璃材质的微流控芯片加工技术的研究。1996年,他调入东北大学化学系工作后,开始着手正式组建从事微全分析系统研究的课题组,这是国内最早从事该领域研究工作的课题组之一。1997年,方肇伦第一次给出了“microfluidic chip”的中文译名“微流控芯片”。由于当时研究经费不足和国内微流控芯片加工技术尚处于起步阶段等原因,方肇伦课题组提出一种不需要光刻技术,制作方便、成本低廉的简易芯片加工方法,称为“H通道型微流控芯片”,并利用该芯片进行了大量的微流控基础研究工作,取得微流控分析自动进样、液芯波导荧光检测、生物样品自动分离分析等多项研究成果。

  为加速开展微流控芯片的研究,充分利用多学科交叉的优势,方肇伦在1999年底到浙江大学兼职,建立了我国第一个以微流控芯片分析系统为研究目标的研究所——微分析系统研究所。方肇伦亲自设计,为研究所的发展拟定了详细的路线图。研究所成立仅一年,即在玻璃芯片的加工、激光诱导荧光检测和多触点电泳高压电源等微流控芯片系统的平台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在此基础上又全面开展了多项研究,包括微流控芯片加工,芯片试样的引入、前处理和反应,毛细管电泳分离,荧光、吸收光度和电化学检测系统,芯片系统在氨基酸和单细胞分析等方面的应用等。

  在我国微流控分析发展初期,包括芯片加工在内的各种基础技术平台严重制约了微流控分析技术在我国的快速发展,为此,方肇伦带领研究组成员进行了开拓性的基础研究工作,先后在国内率先研制出玻璃微流控芯片、有机玻璃芯片、程控多路芯片专用高压电源和微流控芯片专用激光诱导荧光检测器等,这些平台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快了微流控分析系统在我国的研究进展。他还创造性地提出应将微观芯片体系和宏观世界联系起来的新思想,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他和研究组对芯片的自动进样系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研究,提出多种连续样品引入技术,提高了样品引入效率和自动化程度,解决了微流控分析样品引入的瓶颈问题。

  2003年,方肇伦组织浙江大学课题组研究人员撰写并出版了国内首部微流控分析学术专著《微流控分析芯片》,在书中系统阐述了微流控芯片的加工方法、微流体控制技术和方法、微流控芯片毛细管电泳技术、微流控芯片试样引入和预处理、微流控芯片检测技术、微流控分析芯片的应用等内容。2005年又组织东北大学课题组研究人员出版了另一部学术著作《微流控分析芯片的制作与应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大项目以及其他相关项目的顺利实施,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微流控芯片研究事业的发展,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突飞猛进,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关注。国际上规模最大的微全分析系统国际会议先后邀请方肇伦担任会议组织委员会委员和学术委员会委员。

  为民族科学仪器事业殚精竭虑

  现代科学仪器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前提,科学仪器事业对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安全及人民健康等将发挥战略性保障作用。面对我国的科学仪器与装备在研究和制造方面与发达国家的明显差距,以及长期以来在关键科学仪器装备上对发达国家过度依赖的状况,方肇伦曾多次向国家有关部门提交相关建议,呼吁重视科学仪器的创新和民族科学仪器事业的发展。2005年5月,他和陈洪渊受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常委会委托,在杭州主持召开了科学仪器发展战略咨询专家会议,20余位工作在科学仪器研制和生产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参加了会议,共同研讨中国科学仪器的发展战略问题。根据会议讨论成果,由方肇伦、金钦汉和范世福等执笔撰写了“关于大力加强我国科学仪器的自主研发和产业化能力,实施‘张衡工程’的建议”。此后,中国科学院以正式文件定名为“张衡工程”的建议并上报国务院,建议国家尽快启动以“张衡工程”命名的重大科技专项工程,以振兴我国科学仪器事业,为加强我国科技原始创新能力、提升重大装备制造业能力提供强大支撑。同时,中国科学院还将此上报文件在一定的范围内分发各处。“张衡工程”的目标是在10~15 年,实现我国使用的关键科学仪器70%以上由本国生产,掌握核心知识产权,尽快改变我国长期以来在关键科学仪器装备上对发达国家过度依赖的状况,实现我国科学仪器科技和产业的振兴。

  此外,方肇伦还身体力行,自1980年以来主持或参加研制了6种不同型号的流动注射分析仪器,并与厂家合作,进行生产技术指导与组织协调工作,大大促进了流动注射分析技术在我国的普及推广及实验室分析工作的自动化。由于方肇伦和同事们的不懈努力,我国自行研制的流动注射分析仪器基本满足了国内科研、教学、生产检测的需要,使国外同类产品驻足国门之外,为国家节省了大量外汇。在微流控分析仪器研制方面,方肇伦积极促成东北大学课题组与北京吉天公司、浙江大学课题组与上海光谱公司的产学研合作,推动微流控分析仪器的产业化研究工作。

  方肇伦从事科学研究和高等教育工作 50 年来,孜孜不倦、勤奋耕耘,研究成果丰硕。在科学研究中,他善于准确把握学科前沿,勇于探索、不断创新;在人才培养中,他治学严谨、无私奉献,为国家培养造就了一大批优秀的分析化学人才。他为人正直,宽厚平和,用一生谱写爱国华章!

  参考文献

  [1] 赵彦.微全分析:我的第二次“激动”:中国科学院院士方肇伦自述[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1(3):372-386.

  [2] 钱伟长,白春礼.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化学卷·第二分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Copyright © 2012-2024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32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