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留言收藏本网
我的位置:资讯动态/分会动态
联系方式
通信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东路1号盈创动力大厦E座507A
邮政编码:100085
联 系 人:李老师-会员/标准/朱良漪奖、刘老师-产业研究、杨老师-ACAIC、秦老师-信息化
联系电话:
010-58851186
传 真:010-58851687
邮 箱:info@fxxh.org.cn
官方微信公众号
2024年分会“服务万里行”阶段小结
2024/04/01来源: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阅读:816 次

2021年以来,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每年开展“服务万里行”活动,希望通过活动了解会员近况及需求,宣传推广学会服务,分享重要政策信息及行业形势,促进创新链上下游的交流与合作。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暖花开时节分会服务万里行活动如期启动。截止目前,我们已经走访了19家会员单位,在与大家的交流中,我们欣喜地了解到:

  是国产仪器企业与科研院所的合作愈加紧密,不少国产仪器企业都有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的案例,比如通过合作直接促成创新型产品研发;或是合作开发应用方法,拓宽国产仪器的应用领域等。

  同时当前科研人员也在积极探索与国产仪器企业的合作,大家更加重视科研成果为产业发展所能带来的积极作用。

  是绝大部分关键零部件可在国内找到替代方案。在走访企业当中,通过自主研发设计生产、或是选择合适的供应商,绝大多数国产仪器零部件当前都可以实现国产替代,但是芯片、光电探测器件等仍较依赖进口。

  是国产仪器企业重视研发投入。走访中,我们了解到相当一部分企业的研发投入超过销售收入的10%,个别甚至超过20%,占比较高,未来国产仪器水平更加可期。

是国产仪器“秀外慧中”。目前国产仪器不仅颜值高,而且内里所用材质优良、加工精细、部件及线路布局美观。这离不开国家整体工业水平的提升,企业对品质的追求,以及先进加工技术如3D打印技术等的应用。

是有国产仪器企业通过引入可靠性设计及试验,不仅提升了研发水平和产品质量,也实现了收入和利润的高速增长。

  当然,目前分析仪器行业发展也面临不少难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研发环节:国产仪器企业和高校院所信息不对称,不易开展合作、成果转化效率低;高端仪器前期研发投入大,市场开拓难,企业资金压力大。

  生产环节:随着中美贸易摩擦,全球经济下滑,原材料、零部件价格上涨,使得生产成本大幅上升。另外,一些零部件虽然国内已有同类产品,但依然不得不采购进口,主要原因有:加工精度不足,产品一致性、长期稳定性较差,测试性能达不到使用要求等。还有一些特殊材料难以在国内找到合适的产品,如耐磨、耐腐蚀、耐热、耐高压材料等。

  采购环节:国产企业需要面对比进口仪器企业更苛刻的要求,比如在一些采购中,高校科研院所给国产仪器的预付款只能达到20%甚至更低,而同类进口仪器的预付款却能达到90%,这对于国产仪器企业的资金周转带来很大的压力,尤其对初创企业影响更大。

  另外,国家在采购政策中支持国产仪器,但是在具体采购中,用户还是更希望采购进口产品;同时存在劣质供应商通过打包采购中标的情况,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跟不上,严重影响了科研人员对于国产仪器的整体印象和采购信心,如何确保更多优质国产仪器产品走进高校科研院所也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问题。

  应用环节:用户已经习惯了使用进口仪器,尤其是在一些行业,进口仪器深耕多年,从方法标准到软件应用都已经十分成熟,国产仪器如何实现突破是一个难题。另外由于一些高端国产仪器推出时间比较短,还缺乏长期使用评价,用户采购心里难免会有疑虑,因而为国产仪器企业市场推广增加了难度。对于国内市场比较成熟的国产仪器,当前主要的问题是如果更好地拓展海外市场。

  最后,如何找到合适的优秀人才,并且留住人才是不少仪器企业都面临的难题。还有由于受全球经济形势的影响,国产仪器企业也感受到了阵阵寒意,如何抱团取暖应对风险,也是大家探讨较多的问题。

“促进分析仪器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是分会的服务宗旨。结合当前行业发展现状,未来我们将继续开展服务万里行活动,与会员面对面交流,及时了解会员需求,针对有关问题和建议给予帮助与落实;积极开展行业调查研究,组织高层沙龙,为政府决策以及仪器项目管理提供支撑;通过组织朱良漪分析仪器创新奖挖掘并支撑培育青年科技人才,科技创新型企业,以及国产仪器应用人才;通过挖掘培育科技成果并促进其产业化的工作机制,以及探索促进产学研用合作,攻关技术难题的工作机制等来促进成果转化、支撑产业投资,从而助力分析仪器技术水平提升;组织用户走进国产仪器企业活动,促进用户深入了解国产仪器最新进展,助力国产分析仪器提升应用规模!

部分现场走访照片


附录:走访会员单位名单
  

北京北分瑞利分析仪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中科艾科米(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华谱科仪(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质量与标准研究中心

钢研纳克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海光仪器有限公司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生物成像中心

北京边华电化学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北京青檬艾柯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欧世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苏州高等研究院

苏州微清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长三角先进材料研究院

苏州铭谱源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碧兴物联科技(深圳)股份有限公司

衡昇质谱(北京)仪器有限公司

北京卓立汉光仪器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12-2024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32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