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印发《河南省加快制造业“六新”突破实施方案》(下称《方案》),提出把“六新”(新基建、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新产品、新业态)突破作为提升战略竞争力的关键举措和重要标志,找准着力点、突破口,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
《方案》明确,为实现6000亿元新装备产业规模目标,将开展以下三大措施:
(一)改造提升传统优势装备
1. 矿山装备。突破综采综掘、选矿成套核心技术,加快发展大型矿山综合采掘成套设备、露天矿成套设备、大型选矿粉磨设备等装备,提升高端矿山装备供给能力。加快研制纯电动矿用自卸车、智能挖掘机、智能钻机等矿山开采装备,为绿色矿山建设提供先进装备支撑。加快5G、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应用,突破发展一批智慧矿山装备。
2. 掘进装备。聚焦隧道掘进机、隧道机械化专用设备、地下空间开发等产业发展需求,重点发展大功率、高速度、强适应、智能化新型盾构成套装备,大力发展多模式盾构机、大吨位装载机、大型路面施工机械等优势装备产品。加快发展“大”“小”“异”不同断面及土压、泥水、硬岩等不同适应性的全系列掘进装备,满足各种工程应用需求。紧盯智能传感器、控制器、电气元件等掘进装备产业链关键环节,做优关键零部件配套产业。
3. 电力装备。围绕特高压电网建设,持续开展特高压输变电、柔性直流输电等关键技术攻关,加快特高压换流阀、控制保护、GIS(气体绝缘开关设备)等关键零部件迭代升级。大力发展大容量海上风机新装备,提高风轮叶片、齿轮箱、大容量发电机及变流器、偏航系统等配套水平,加快发展海上风电换流阀和控制保护、高精度直流测量、数字换流站、低频输电断路器等产品,提升新型变配电装备供给水平。
4. 农机装备。加快发展新型智能大功率拖拉机及智能耕种机、联合收获机、秸秆收集处理机等新型耕种收获装备,突破高效节能、远程运维、智能控制等关键技术,加快开发生产大功率发动机、200马力以上拖拉机底盘、湿式离合器等关键核心零部件,发展植保无人机和水田植保机械、节水灌溉与水肥一体化装备等。
5. 起重机械。加大桥式起重装备、门式起重装备、悬臂起重装备等产品智能化研发力度,加快突破轻量化技术,提升安全监控、故障诊断、精确定位等成套设计水平,持续推出迭代升级产品。加快开发大吨位起重机发动机和钢丝绳、大载荷断开式车桥和大扭矩自动变速箱等关键核心部件,提升本地配套能力。
(二)发展壮大新兴高端装备
1. 节能环保装备。巩固提升节能电机、大气污染治理装备、大气监测仪器等领域优势,加快发展飞灰、铝灰、赤泥等难消耗固体废物的规模化利用技术装备,补齐激光器、密封件、燃烧器和高效电机等关键核心零部件短板,提升节能环保装备供给能力。以建设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为抓手,推动节能环保装备示范应用,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服务业,完善节能环保装备产业链条。
2. 数控机床。坚持突出重点、应用带动、质量先行,聚焦关键部件、专用数控机床和高档数控系统,重点突破数字化设计、高精度加工成型等高档数控机床关键共性技术,面向机械、汽车、航空航天等应用市场,巩固提升轴承等专用机床领先优势,扩大中高端通用机床规模,全面提升现有产品专业化、精细化水平。
3. 机器人。围绕关键零部件制造、智能化发展和行业应用,推动机器人产业高端化、特色化发展。面向工业生产各个环节,重点发展高精度、高可靠性焊接、装配、搬运、喷涂等工业机器人。面向危险品操作、消防等领域,着力开发消防救援、巡检、特种作业机器人。围绕居民生活需求,积极发展医疗健康、家庭服务、教育娱乐等服务型机器人。
4. 高端仪器仪表。开展新一代激光器、日盲紫外探测器、高精度电流互感器等部件共性技术攻关,加快突破质谱、光谱、色谱、电镜等高端测量分析关键技术,为高端仪器发展提供基础支撑。开展新一代智能仪表研发,支持关口用高精度电能表、控制系统及特种测控仪表等研究,进一步提升体外诊断仪器、气体传感器等优势领域研发能力。
(三)引育发展战略前沿装备
1. 航空航天装备。发展航空器整机、光电探测器等装备,加快军用航空机载装备开发和迭代升级。开展千公里级激光雷达、星间骨干网激光通信等关键部组件研发,强化航空航天连接器、宇航级管路件等技术和产品研发攻关,提升关键组件配套能力。开发卫星多功能模组和智能终端产品,提升遥感卫星制造能力,推动商业卫星批量化设计、研发与低成本制造,打造全国卫星及应用产业高地。
2. 氢能装备。聚焦制氢、储氢、加氢、氢能发电等环节,全面提升高端氢能装备供给能力。突破低成本、高效率、长寿命质子交换膜电解制氢、高温固体氧化物电解制氢成套工艺,加快发展制氢装备、氢气纯化装备和储氢供氢装备,提升关键阀体和高压件配套水平。开展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关键材料、部件批量制备技术研发攻关,研发燃料电池系统、车载供氢系统等氢能发电装备。
3. 储能装备。强化先进储能技术攻关,重点发展规模储能用锂离子电池、液流电池、大容量超级电容储能等储能设备,发展储能能量管理系统、储能变流器等新装备,促进分布式利用技术与储能技术融合发展。开展退役动力电池储能梯级利用技术、新能源综合利用与电力储能系统集成技术等研究,研发储能电池及系统在线检测、状态预测和预警技术及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