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留言收藏本网
我的位置:资讯动态/业界新闻
联系方式
通信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东路1号盈创动力大厦E座507A
邮政编码:100085
联 系 人:李老师-会员/标准/朱良漪奖、刘老师-产业研究、杨老师-ACAIC、秦老师-信息化
联系电话:
010-58851186
传 真:010-58851687
邮 箱:info@fxxh.org.cn
官方微信公众号
高端科学仪器国产化是攻坚战,企业要走出象牙塔
2024/08/14来源:时代周报阅读:465 次

  编者按:「中国科创故事」是一个讲述中国上市企业科创故事的访谈栏目。我们聚焦科创企业生态圈,传递金融在服务实体经济中的重要作用。通过鲜活的案例,见证中国科创力量的崛起。这是第3期专访,看科创板“国产质谱仪第一股”禾信仪器如何攻坚国产化。

  破解微观世界密码的质谱仪,撑起了中国高端科学仪器的领航者。

  2024年,是禾信仪器(688622.SH)诞生20周年。作为国内质谱仪领域少数从事自主研发的企业之一,禾信曾经多次牵头承担或参与国家级重大科研攻关计划,2019年入选工信部第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21年成功登陆科创板,成为国内高端科学仪器领域的明星企业。

  质谱仪,作为分析化学中的“超级侦探”,能够精准识别并测量物质中的微量成分,对于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生物医药等领域具有重大意义。但此前质谱仪市场长期被国外品牌所垄断,国内企业难以涉足。

  20多年前,禾信的创始人周振博士在大学期间接触到质谱仪后,萌生了“做中国人的质谱仪”的念头。在德国吉森大学读应用物理学博士期间,周振成功研制出了分辨率达20000的高分辨垂直引入式飞行时间质谱仪,技术指标为当时国际同类仪器的最高水平。2004年,周振回国后在广州创办禾信仪器,2009年得到广州市科技风险投资有限公司及其他知名风投机构的投资。

  经过数十年的深耕与积累,禾信不仅成功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质谱仪产品,还在多个领域实现了国产化的突破,打破了国外品牌的技术壁垒。例如,禾信研制出的国内首台大气压基体辅助激光解析离子源高分辨飞行时间质谱仪,使我国成为国际上少数掌握了高分辨飞行时间质谱核心技术的国家。

  今年是科创板设立的5周年,也是禾信仪器上市3周年。在科技创新的征途中,禾信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域脱颖而出,成为行业的佼佼者?在国产化的道路上,禾信应如何面对挑战,实现技术上的飞跃与突破?近期,时代周报专访了禾信仪器董事、董秘陆万里,共同探讨国产化过程中行业面临的挑战。

  国产化的长期使命是突破和创新

  时代周报:质谱仪国产化产业链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想要赶超国际先进水平还需要多长时间?

  陆万里:最大挑战是与国际先进技术之间的差距。首先,差距体现在仪器种类上。国外厂家经过长期发展,已经形成了相对齐全的产品体系。相比之下,国产质谱仪在种类上尚显匮乏。更关键的是,对于某些质谱仪的原理和技术,我们尚未完全掌握,这进一步制约了仪器种类的拓展。这背后,高端人才短缺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其次,体现在仪器性能上。仪器性能包括硬指标和软指标两个方面。硬指标如灵敏度、分辨率等,是设备性能的直接体现;而软指标如稳定性、可靠性、重现性等,关乎设备的使用体验和长期价值。进口仪器经过几十年的不断优化和改进,在这两方面已经具备了显著的优势。

  最后,体现在应用开发能力上。国外企业在仪器硬件研发的同时,也注重应用技术的开发,形成较为完整的解决方案,能够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

  要想追赶国际先进水平,我认为中国可能至少还需要三十年的时间。质谱仪器研发的复杂性、长期性以及品牌建设,决定了这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任务。但随着国家不断重视并持续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加上企业自身的技术突破、资本市场的支持,这一进程有望加快。

  时代周报:重研发是科创板上市企业的共性。2023年,禾信仪器的研发投入占比达18.45%,高于中位数。但对比2022年,禾信仪器研发投入和研发人员都有所下调,公司对此有何考虑?作为科创公司,你认为应该怎么保持研发投入的可持续性?

  陆万里:质谱仪器在中国有着很大的市场空间,目前却被国外产品高度垄断,主要原因就是质谱仪器有着非常高的技术壁垒。如果国内企业不投入研发、不进行技术创新,想取得竞争优势是不可能的。然而,质谱仪器的研发和市场开拓又存在投入巨大、产出缓慢的特点,这就给企业的盈利水平带来了比较大的压力。公司上市后,除了企业发展诉求外,还要注重给投资者带来更多回报,必须要平衡好长期投入和盈利水平的关系。因此,由于公司目前主要产品已基本齐全,已开始逐步调整研发的节奏,更聚焦核心仪器的升级迭代。

  质谱仪的国产化任重道远,是一场持久的攻坚战,作为质谱仪器的领军企业,公司将坚持不懈进行技术创新和突破,并根据经营状况和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不断优化和调整研发策略,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产学研共建:多方参与,多方共赢

  时代周报:2023年9月,禾信仪器联合多家科研院所、高校共建合作实验室,打通产学研用转化“最后一公里”。目前合作实验室已经成立接近一年,在产学研共建方面有何经验和成果?

  陆万里:公司的产学研合作分两个方面。第一个是品牌建设方面,我们与科研院所、高校共建实验室,公司为实验室提供最新产品,科研人员利用这些仪器进行相关的研发工作。这种方式不仅有助于增加科研人员对国产仪器的了解,从而增强客户对国产品牌的认知度,同时,科研人员也会得到更多的产品支持和更周到的技术服务,也更加容易利用质谱这种分析利器开展科研工作。

  产学研合作的另一个方面是公司与科研院所、高校共同进行仪器应用方法的开发,借助他们的应用实力提升产品的竞争力。

  质谱技术是产业关键共性技术,提升硬件性能会推动应用的不断深入,应用的拓展又反过来推动仪器性能的提升。因此,做好产学研合作,会快速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会提升科研人员的研发水平,实现多方共赢。

  留住耐心资本,企业要让投资人实实在在获得收益

  时代周报:今年是禾信仪器上市三周年,作为十几年的老员工,你对此有何感受?

  陆万里:首先,禾信能够登陆科创板是幸运的。从长远视角审视,科创板为企业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企业可灵活运用资本力量,如融资、并购及股权激励等,推动企业持续进步。

  其次,通过监管部门和中介机构的指导,我们提升了自我规范水平。上市公司之所以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除了融资渠道拓宽外,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其更为合理的治理结构和更高的规范标准。

  再次,公司上市让企业家的视野和格局得以拓宽,他们开始追求更高远的目标和更宏大的事业。

  最后,在技术、产品和市场积累方面,上市公司平台为企业提供了更多合作机会,这不仅有助于企业获取技术、人才、市场和并购资源,还促进了整个行业的协同发展。

  从这几个方面来看,我深感上市对公司而言是一次重大且积极的变革。

  时代周报:2024年,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提“耐心资本”。在你看来,科创企业如何留住“耐心资本”?

  陆万里:要留住“耐心资本”,作为科创企业,最重要的是要增强长期投资者的信心。信任的建立有很多方式,我认为有两个方面很重要:第一,自身技术需要不断突破,不断推出新产品,让投资人愿意长期坚守。第二,要真正地把产品变成企业效益。也就是说,要把技术创新转化为利润,变成分红,让投资人实实在在获得更高的投资收益。

  时代周报:6月19日,证监会主席吴清在陆家嘴论坛上宣布,证监会将推出“科创板八条”,进一步突出“硬科技”特色的同时,提高科创企业再融资审核效率。作为科创板上市企业,你如何看待这些变化?

  陆万里:“科创板八条”的推出,对科创企业是非常有意义的。比如,“探索建立‘轻资产、高研发投入’认定标准,支持再融资募集资金用于研发投入”这一举措,将明显有益于科创板的科研创新。科创板多数是轻资产、高研发投入的企业,如果按照目前的再融资要求,募集资金中大部分资金将用于厂房、设备等资本性支出,这不太符合科创企业的运营模式,如果募集资金大部分用于研发,则可以把宝贵的资金用于技术创新。我们非常期待具体的细则能够尽快出台。

  此外,政策还提出适当提高科创板企业并购重组的估值包容性,这对我们行业而言尤为重要。科学仪器行业具备产品多样、应用广泛的特点,业内有很多具有某项核心技术或产品的小公司,可以通过一个大平台来整合。以行业巨头丹纳赫公司为例,它被誉为“并购之王”,成功整合了众多小公司和产品,形成了强大的市场竞争力。但很多初创团队早期盈利困难,按照以往的并购要求,这些公司没有盈利很难进行并购。因此,放宽估值包容性将有助于科学仪器行业实现更高效的并购整合。

  “科创板八条”将让更多的科创企业收益,我们期待更多细则出台。

  利好科创型企业,融资能力大大提升

  时代周报:在科创板上市,对禾信仪器产生了哪些自我提升的要求?

  陆万里:在科创板设立后,为了能够登陆科创板,禾信有多方面的提升。

  首先,上市辅导过程中,提升了公司对内控规范性的认知,进一步完善了企业的内控。内控不是限制企业做事,也不是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而是让企业更有效率地做事,同时,也能够让企业能够更好地开展经营管理工作。

  我们董事长是业内著名的科学家,非常尊重客观的规律。他认为上市公司的抗风险能力更强,一定是完善的公司治理和内控起着重要作用,因此,他把监管部门和中介机构的上市辅导看作是一次难得的管理辅导,并要求企业各部门积极配合,与中介机构充分沟通交流,认真汲取规范内控的逻辑和思路,通过上市辅导来提升管理水平。

  而不断完善的内控也确确实实给企业管理水平带来了变化,各个业务模块能够有条不紊地结合在一起,各种经营数据也更加精准和完善,这些对公司战略制定、运营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帮助。

  其次,提升了社会责任意识,开阔了企业经营的格局。上市前,公司是少数几位股东的企业,经营情况只要这些股东认可就行。而上市公司是公众公司,不仅需要保持经营稳健,还要不断做大做强;不仅要关注大股东利益,还要积极回报投资者,履行更多的社会责任,满足监管要求。责任的转变,促使企业必须要有更为长远的战略规划,更加包容,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从而大大地开阔了企业经营的格局。

  时代周报:你觉得登陆科创板后,对公司的融资能力带来哪些影响?

  陆万里:上市之后,我们成功筹集了近三亿资金,融资能力大大提升,对企业发展起到非常积极作用。我们也在尝试利用其他各种工具进行新一轮的融资,如小额快速等方式,以满足企业发展需要。同时,我们也期待针对科创企业轻资产、重研发的特点有更多的融资细则出台,这样就能够把更多的募集资金用于研发,提升公司的创新能力。

  时代周报:今年是科创板成立的5周年,站在这样的时间节点,你觉得科创板对于中国科技创新或者是资本市场的发展有哪些深远的影响?

  陆万里:科创板设立后,对我们这样具有硬科技属性的企业,在盈利水平上有了更多的包容性,从而加快了科创企业上市的速度,在资本市场的支持下,科创企业能够发展得更快,大大地提升了整个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从资本市场看,更加丰富了上市企业的种类,让不同类型的投资者有了更多的选择。加以时日和耐心,科创板一定会给耐心资本更高的回报。


Copyright © 2012-2024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32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