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留言收藏本网
我的位置:资讯动态/业界新闻
联系方式
通信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东路1号盈创动力大厦E座507A
邮政编码:100085
联 系 人:李老师-会员/标准/朱良漪奖、刘老师-行业研究、杨老师-ACAIC
联系电话:
010-58851186
传 真:010-58851687
邮 箱:info@fxxh.org.cn
官方微信公众号
分会研报:“十四五”中国科学仪器产业集群建设(一)
2025/03/28来源:分析仪器分会阅读:48 次

       国务院2021年颁布《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明确将构建仪器仪表产业集聚区、培育自主核心技术民族品牌纳入国家战略。为系统梳理我国科学仪器产业发展格局,我会特别推出《“十四五”中国科学仪器产业集群建设》系列研报,敬请关注!

本期主题:园区分布实现"三极多核"协同联动


       "十四五"以来,北京、江苏、广东等多地积极响应,先后规划建设至少16个科学仪器特色园区,产业集聚效应逐渐凸显。从区域布局看,我国科学仪器产业集群建设已形成"环渤海-长三角-大湾区"的战略布局,同时还涌现出湖南省长沙、衡阳等多点扩散的态势。

       (1)环渤海地区以北京怀柔为龙头,北京怀柔科学城依托40多个大科学装置及3大共性技术支撑平台,正在构建"基础研究-中试-产业化"闭环体系;辽宁(丹东)仪器仪表产业基地自2009年4月获批,经过16年的发展,已成为东北地区仪器仪表产业的核心载体;与之相协同的还包括天津高端精密仪器产业园、青岛精密仪器仪表产业园。

       (2)长三角地区呈现出"七城联动"格局,江苏无锡、苏州、扬州、常州、金湖五大园区覆盖量子感知、电子测量、工业仪表等细分领域;上海张江、徐汇则凭借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产业优势,重点营造"主产业+仪器"的融合生态;再加上新投建的安徽合肥庐阳区科学仪器产业园,共同串联成长三角科学仪器产业创新走廊。

       (3)粤港澳大湾区以广东省为“主阵地”。中山西湾国家重大仪器科学园属于全国首个国家级科学仪器成果转化示范基地;湾区“20+8”智能传感与精密仪器先进制造业园则聚焦智能传感器、精密仪器设备等,打造百万级产研一体的产城融合圈。

       此外,湖南、重庆、河南等中部省市也在积极推动科学仪器产业从沿海向内陆扩散。以湖南省为例,衡阳智能衡器计量产业园、湖南省检验检测特色产业园科学仪器产业基地,立足中南地区产业优势,在衡器计量、检验检测等领域形成联动布局;同时,河南省、重庆市也已开始布局科学仪器产业园区建设工作。

(未完待续,转载请注明: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http://fxxh.cis.org.cn/


下期主题聚焦“园区建设呈现“三梯队”推进格局

Copyright © 2012-2025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32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