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
ACAIC 2024主题论坛四:智能生物传感技术创新论坛成功举办
2024/11/20阅读:258 次

在ACAIC 2024大会上,由深圳大学医学部生物医学工程学院主办的“智能生物传感技术创新论坛”成功召开。论坛主席张学记教授(深圳大学)、召集人刘轻舟副研究员(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广东省实验室,深圳)及主持人田良飞研究员(浙江大学)带领专家学者们,共同探讨智能生物传感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前景,为智慧医疗和传感技术的未来发展注入新动能。

307717_202411161423461.jpg

深圳大学 张学记教授

题目:《可穿戴智能传感器和电子技术(智慧)-问题,进展与展望》

张学记教授介绍了其团队在智能传感器领域的前沿研究和应用。报告涵盖了多维智能传感器、AI集成及智慧医疗的突破进展,展示了他们在智能可穿戴设备、健康数据监测和人机交互等方面的创新。张教授指出,这些智能传感技术可广泛应用于疾病检测、航空航天和国家安全等领域。此外,张教授提出了"智能生物传感"的新概念,通过反馈链路实现自我学习与决策。他还分享了团队在产业化和全球合作方面的成功经验,强调了未来通过智能传感器实现数字化人生和延展生命的愿景。

image.png

南京大学 鞠熀先教授 (视频报告)

报告题目:《细胞分泌物光电监测与单克隆细胞筛选的微流控装置》

鞠熀教授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细胞分泌物的光电监测与单克隆细胞筛选技术。他的团队开发了基于框架结构的设备来促进电转移和电子空穴存储,提高了多巴胺分泌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此外,他们还研制了用于高效细胞功能筛选的微流控装置,该装置能实现细胞的高效配对、融合及快速筛选,显著降低了成本和时间。这些研究成果不仅推动了纳米技术在生物传感领域的应用,还为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image.png

清华大学 林金明教授(视频报告)

报告题目:《微流控凝胶微球制备与应用》

林金明教授在清华大学的报告中介绍了微流控凝胶微球的制备与应用,重点讨论了液滴自备技术、细胞包裹方法以及凝胶微球在细胞培养和药物筛选中的应用。他还展示了如何通过微流控技术实现多细胞共培养和缺氧环境下的细胞活性研究,并探讨了这些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的潜力。

image.png

潘挺睿教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报告题目:《机器人微流控界面与智能RoMI2: Robotic-Microfluidic Interface and Intelligence》

潘挺睿教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报告中,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在行业应用中的重要性,特别是在硬件AI领域,指出了其挑战和机遇。潘教授还分享了他们在微流控技术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包括精准定量的液滴控制、自动化实验系统的开发以及合成生物学中的应用。他展望了未来生物技术领域的发展趋势,包括图像法细胞监测和自动化筛选系统的潜力。此外,潘教授还提到了他们正在研究的多通道筛选系统和自动化开盖加微流控制键机器人,这些创新旨在提高生物科学研究的效率和准确性。

image.png

牛利教授 中山大学

报告题目:《柔性传感器件-结构设计及应用》

牛利教授在中山大学的报告中,详细介绍了柔性传感器件的结构设计及应用。报告涵盖从感知、功能到显示和数据传输的全过程,探讨了材料选择和微观结构对性能的影响。牛教授还分享了团队在微流控技术、自动化实验系统开发以及人工智能在生物科学中的应用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展望了生物技术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

image.png

李迎春 哈尔滨工业大学

报告题目:《服务于医药领域的生化传感平台》

李迎春教授在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报告《服务于医药领域的生化传感平台》中,介绍了他们在仿生材料、集成技术和应用端的工作。重点包括开发高分子仿生抗体替代天然检测介质,提高检测性能;构建用于治疗药物监测和体外诊断的传感器;以及简化蛋白质检测过程,提升检测便捷性和准确性。此外,还提到了管状传感器的开发和批量制备技术,旨在推动生物医药领域的技术进步。

image.png

田良飞 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

报告题目:《基于超声的体外诊断关键技术研究》

田良飞在报告中介绍了基于超声的体外诊断关键技术研究,重点探讨了超声在医学领域的广泛应用,如生物效应、细胞操控和微粒操控等。他提出了利用超声波构建助波场,通过两束超声波的干涉实现对微小颗粒的操控,并展示了超声技术在干细胞排列和分化中的应用。此外,他还介绍了超声与微流控结合进行细胞筛选和全自动分子诊断设备的研发,旨在提高诊断效率和准确性。

image.png

许太林教授深圳大学

报告题目:《可穿戴汗液传感机器商业化进程》

许太林教授在深圳大学的报告中详细探讨了可穿戴汗液传感机器的商业化过程。报告涵盖了运动风险评估、汗液成分分析以及多种检测方法,包括比色法和电化学法。他还分享了与ECOM系统和美国兴奋剂机构的合作案例,并介绍了深圳大学在柔性材料和机器学习应用于汗液监测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分析仪器分会微信公众号

通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东路1号盈创动力大厦E座507A

邮政编码:100085

联 系 人:杨老师(ACAIC)、李老师(会员/标准/朱良漪奖)、刘老师(行研)、秦老师(信息化)

联系电话:010-58851186

邮 箱:info@fxxh.org.cn

Copyright©2012-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32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