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AIC 2025-生命科学仪器创新发展论坛

2025/09/29 | 分析仪器分会

       当前,人工智能(AI)、量子科技、生物技术等领域重大创新集中涌现,AI 技术深度融入推动分析仪器创新进入新阶段。与此同时,生命科学领域也在经历着革命性突破,基因编辑、单细胞测序、类器官等前沿技术,持续推动科学发现进入新纪元。科学仪器作为支撑重大原始创新的关键工具,其核心材料、器件及整机可靠性等基础瓶颈亟待突破。在此背景下,“第十届中国分析仪器学术大会”(ACAIC 2025)特设“生命科学仪器创新发展论坛”,旨在构建自主创新体系,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助力生命科学仪器高质量发展。

生命.jpg

       一、论坛时间

       2025年11月8日 14:00-17:30 


       二、论坛地点

       陕西·西安斯瑞特国际大酒店


       三、组织机构

       哈工大苏州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核磁共振技术联盟


       四、论坛主席

       哈工大苏州研究院 孙明健教授


       五、论坛召集人

      哈工大苏州研究院 马立勇教授


       六、论坛亮点

       (1)前沿报告密集:九位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的行业领军者, 全方位呈现生命科学仪器创新成果与技术趋势。

       (2)跨学科融合:紧扣生命科学与光、声、电、磁等学科交叉融合方向,深度探讨原始创新与成果转化路径。

       (3)紧贴产业需求聚焦生物制药、体外诊断、细胞治疗、精准育种等核心应用,将产业需求融入现场讨论。


       七、论坛日程

环节报告人报告主题

01

陈世桢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多核磁共振分子影像
02

商澎教授

西北工业大学生命学院

生物体介电特性测量及其生物医学应用
03

马锋主任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磁外科设备研究与实践
04

王璞教授/CEO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

振电(苏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相干拉曼在组织成像中的应用
05

李备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拉曼分选技术赋能生物医药科学研究
06

孙明健教授

哈工大苏州研究院

面向肿瘤热免疫机制的多元成像与在体控温系统
07

付威威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活体动物科学成像自主创新与前沿探索
08

张丽娜正高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育种技术迭代背后的“硬核支撑”:基因组学仪器的应用与未来
09

盖宏伟教授/主任

江苏师范大学分析测试中心

均相数字免疫分析
10

耿旭辉研究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待定
注:具体日程以现场为准

       八、报告专家

wechat_2025-09-28_205641_150.png

wechat_2025-09-28_205651_961.png

wechat_2025-09-28_205703_646.png

wechat_2025-09-28_205716_276.png

wechat_2025-09-28_205726_004.png

wechat_2025-09-29_105912_500.png

wechat_2025-09-28_205748_579.png

wechat_2025-09-28_205801_997.png

wechat_2025-09-28_205811_760.png


       九、参会人员:

        ✓ 生命科学、医学、生物医学工程等领域的科研院所研究人员;

        ✓ 高校生命科学学院、医学院、工学院等院系教师及学生;

        ✓ 医院检验科、病理科、肿瘤科等相关科室的医师与技术骨干;

        ✓ 生物制药、体外诊断、细胞治疗、科学仪器等企业高管; 


112270094105.png

扫描上方二维码报名

(因场地限制,仅限40席,先报先得!)

联系人:杨老师 18610289871

8000x1460.jpg